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特色专栏>>正文

让爱发光 让心飞翔——我校法学院党建工作进社区取得实效

2011年11月02日 15:18  点击:[]

为了更好地展现我校法学院志愿者进社区服务情况,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本报记者来到法学院帮扶的几个社区进行采访,了解了许多不为人知的感人事迹。
社区居民获实利
当看到记者到来时,居委会艾志贵书记激动地打开了话匣: “太感谢这些娃娃了,这群志愿者真的很不错,他们真让居民获了不少实利啊!”据悉,法学院志愿者进社区帮扶活动于2003年正式启动,主要开展包括“爱心家教进社区”和“法律服务进社区”两大主题活动。
爱心家教进社区活动自启动以来,已连续开展爱心家教8期,先后有525名大学生为913人提供免费家教。志愿者每周至少为其帮扶对象补课两次,从未以任何形式收取学生家长的报酬。孩子们学习成绩普遍有了较大提高。
在采访中,记者见到了受助学生张勇的母亲,她当时正在居委会办公室附近摆小摊卖小商品。她向记者介绍说,自从几年前她丈夫去世后,三个年幼的孩子(最大的14岁,最小的4岁)的生活、学习费用只能靠低保金和她微薄的收入来勉强维持,生活十分艰苦。她自己只有小学文化,根本无力辅导孩子们的学习,而且成天要为全家的生计奔波,也没有时间监督孩子的学习,张勇的成绩一天天下降,她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却帮不上任何忙。2003年,贵师大法学院的志愿者来了,把她们家列为了帮扶对象,坚持每周去她家两次,辅导孩子们的功课。刚开始给张勇辅导时,老师讲任何话,他都只是点头、摇头或“嗯”一声,非常内向,很排斥老师。当时她生怕老师生气不再帮助辅导了,没想到老师很有耐心,还经常从学校带一些蛋糕、面包、文具等给孩子们,时间一长,老师跟孩子们建立了感情。后来孩子终于对她说:“妈,那老师还挺好的!”从那以后,孩子们会常和老师聊天,开玩笑,遇到什么事情也会很愿意和这些大哥哥大姐姐们说。现在孩子们的成绩都有了明显的提高,性格也比以前开朗多了。最后,她满怀歉意地说:“这些学生不仅免费给孩子补课,还贴钱给孩子买这买那的,可我们没有任何东西也没有能力去报答她们,真觉得太过意不去了!”
居委会办公室的其他工作人员还向记者介绍说,在普陀路办事处召开的“爱心连万家 家教进社区”的座谈会上,孩子、家长和老师们坐在一起,许多家长流下了感激的泪水,拉着老师的手久久不愿放下。据调查,在这项活动中,受助的孩子们成绩显著提高。
两年来,法学院还结合学院特色主动与社区联系,对国家新出台的法律、法规、政策、条例等进行宣传,先后开展了“12·4”普法宣传、“6·26”禁毒宣传、社区法制状况调查、法律维权知识讲座、社区法制宣传板报设计比赛等活动。
为了更好地为社区服务,法学院还于今年开展了“青少年维权岗”法律服务进社区活动,在不同社区设置了六个服务点,每周定期到社区为青少年及居民义务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等各项法律服务。此举不仅方便了社区居民,而且对青少年维权、提高青少年法律意识、建立和谐社区有很大帮助。
党建工作有提高
在谈到对学生党建工作的认识时,法学院党委副书记尹毅说:“学生党建工作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工作,教育党员要理论指导,更重要的是实践锻炼,让党建知识在实践中得以转化,同时,服务社区,应着实深入人民最需要的地方,为他们做实事。”基于这一认识,学院决定积极为学生搭建实践平台,积极组织、引导学生参与社区服务,针对社区的具体情况,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结合所学知识为社区居民提供教育帮扶和法律援助。
学院还将此项工作的开展与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紧密结合在一起,要求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预备党员必须到社区进行锻炼,相关考察表上的考察意见须经社区领导及受助家庭的父母签写,只有意见审查合格者方可发展或按期转正。
据了解,很多志愿者都是贫困生,本身经济就有困难,但还是毅然放弃勤工俭学的机会,选择义务帮助那些比自己更困难的人。参加志愿者活动的法学院学生易乡莹说:“参加这个活动,让我更加了解了社会,懂得了该如何去面对困难、如何去服务社会,更让我体会到了帮助别人的快乐!”她还告诉记者,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她因为家里穷,从小接受了社会不少帮助,现在选择做志愿者就是为了回报社会。
社区服务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对鼓励学院大学生在实践中了解社会,增长才干,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水平和综合素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今年全省的基层检察院、法院选调生招考中,法学院共有35名同学入围,18名同学被录用(其中17名同学是党员),在省内法学专业毕业考生中名列前茅。正如法学院党委书记刘明华对记者所说,“我们和社区获得了双赢,社区得到了实利,学院学生党建工作也有了新进展,而且对学院其他各方面工作也起了促进作用,这项工作我们会继续坚持下去,并不断在实践探索中完善!”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