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网上党课>>正文

正确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011年11月03日 12:26  点击:[]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重要思想。一经提出,立刻在党内外、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成为各个领域、各个阶层人们的共同话题。一时间,“和谐”旋律响彻神州大地,“和谐”建设沸腾大江南北。这一重要思想为什么会带来如此巨大的反响?它的科学内涵又如何把握呢?

着眼现实的迫切需要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所取得的成就世界有目共睹。特别是到200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116694亿元,按美元汇率计算,人均首次超过1000美元,这标志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正是清醒认识和把握这个新阶段社会结构和社会矛盾变化的特点和要求,我们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为什么此时要提出构建和谐社会这一重大战略任务呢?

首先,这是我们抓住和用好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从许多国家的实践看,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1000美元到3000美元的跨越,是一个关键阶段。在这个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矛盾和问题更复杂、更突出。资源、能源越来越紧张,发展不平衡的矛盾日益凸显,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的难度加大,改革日益触及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社会组织和管理面临新的挑战,消极腐败现象尚未根本遏制,民主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任务繁重,等等。我们必须正确应对这些矛盾和问题,妥善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大力促进社会和谐。

其次,这是我们把握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的必然要求。当前,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的主题,但国际形势处于深刻变化之中,各种矛盾错综复杂。旧的国际经济秩序没有根本改变,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严峻的压力,围绕多极还是单极的斗争还将长期存在,民族、宗教矛盾和边界、领土争端导致的局部冲突时起时伏。西方敌对势力加紧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企图打赢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国际恐怖势力在我国周边一些地区仍相当活跃。要应对来自外部的各种挑战和风险,必须把国内的事情办好,始终保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局面。

再次,这也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所处的地位和环境、党所肩负的历史任务、党的自身状况,都发生了新的重大变化。对此,我们党只有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依靠人民群众,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抓紧解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突出问题和困难,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才能进一步巩固阶级基础,扩大群众基础,动员人民群众为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的历史任务而奋斗。

由此可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并不是凭空想象的结果,它既是我们党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在新的国内外形势下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好地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举措。

令人神往的美好蓝图

毕节地区位于贵州西北部,20世纪80年代末,这里是贵州最贫困落后的地方。时任贵州省委书记的胡锦涛同志,为了彻底改变这里的面貌,提出把毕节建成一个生态试验区,努力探索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10多年来,毕节沿着这条道路艰苦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效,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3.87%,生态环境逐步好转。

毕节地区的这个“小试验”,体现了建设和谐社会的“大方向”。

2005年2月,在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胡锦涛同志明确提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这六条基本特征,内容十分丰富,既为我们描绘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美好蓝图,又给我们提出了扎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要求。这六条基本特征,紧密联系、相互贯通,共同揭示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内涵。那么,怎样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呢?

一是要正确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关系。这四者是有机统一的,它们既有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又有各自的特殊领域和规律。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增强物质基础、加强政治保障、巩固精神支撑;和谐社会建设,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社会建设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一道,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

二是要正确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包含了“社会更加和谐”的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这一要求的进一步展开和丰富。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现实的重大任务。同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之后,还要继续为构建和谐社会长期奋斗。

三是要正确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维护社会稳定的关系。社会稳定是社会和谐的前提,没有社会稳定也就没有社会和谐。要在保护社会基本稳定的条件下,推进和谐社会建设;要通过构建和谐社会,更好地促进社会稳定。

全党全民的共同事业

“我们的发展速度不是最快的,但步子很稳、后劲很足;没有铺天盖地上项目,但干了许多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老百姓的生活越来越舒适。”这是天津市民亲身感受天津10年发展变化的肺腑之言。从1994年到2004年,是天津历史上一个极不寻常的10年。这1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1000美元提高到3800美元,经济保持两位数的快速增长,社会和谐稳定、健康发展,实现了平稳的跨越。

天津的成功实践告诉我们,推进改革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为老百姓谋利益,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从一件一件的具体事情做起。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从发展理念、发展思路等方面促进社会发展、社会建设、社会治理,是从发展的角度求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社会关系、社会状态方面反映和检验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成效,是从和谐的角度促发展。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五个统筹”,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注重社会公平,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确保社会政治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

和谐社会建设犹如一曲气势恢宏的交响乐,各级党委和政府是这首交响乐的“指挥者”,肩负着十分重大的责任。要从过去经济投资者、生产管理者的职能中转变过来,从单纯经济增长指标的重压下解脱出来,更多地承担起利益协调、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的基本职能。

建设和谐社会这首“交响乐”,既需要党和政府的“指挥”,也离不开社会各方面的积极参与。各类社会组织在沟通政府、服务社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要立足自身优势,努力在社区服务、保护环境等方面开展卓有成效的工作。企业既是市场经济的主体,也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力量。要坚持企业与社会、与环境、与员工的和谐共融,推动企业自身的持续发展。

和谐环境,人人共享;促进和谐,人人有责。广大公民既是和谐社会这首优美“交响乐”的享受者,更是演奏者。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只有人人都负起责任,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才能汇集起建设和谐社会的强大力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