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的升华
━━论发展观、政绩观、人才观、群众观
任仲平
(一)带着胜利的喜悦和夺取新的更大胜利的豪情,中国人民跨进了新的一年。刚刚过去的一年,是全党全国人民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征程上阔步前进的一年。我国遇到的困难比预料的大,取得的成绩比预料的好。发展开辟新思路,改革取得新突破,开放打开新局面,各项工作推出新举措。经济较快增长和社会全面进步举世瞩目。
在这一进程中,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分析世界经济政治发展趋势,着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多次强调并深刻论述了一系列重要的思想和点,把全党的认识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这些观点包括:
一、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二、办实事、务实效、求实绩的政绩观;
三、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人皆可成才、人才存在于人民群众之中的人才观;
四、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群众观。
上述发展观、政绩观、人才观、群众观,是我们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丰富,是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显示了我们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理论勇气,体现了我们党高屋建瓴、统揽全局、开拓未来的执政能力。这“四观”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同时又相互联系,相互渗透,源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必将有力指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
(二)发展是硬道理,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这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们得出的一条基本经验。2003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1万亿元,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这一新的历史性成就,是全党全国人民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丰硕成果。
不同的发展阶段面临不同的发展课题。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日益凸显: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反映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不够全面;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使“三农”问题更加突出;区域发展的不平衡,使地区差距有扩大趋势;经济的快速增长,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日益加大。这些问题使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三)发展的实践丰富着发展的理论,发展的理论指导着发展的实践。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确立,使发展的内涵更加清晰,发展的途径更加明确,发展的眼光更加深远。
发展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必须加快经济发展。不发展不行,发展慢了也不行。经济增长是发展的基础,没有经济的数量增长,没有物质财富的积累,就谈不上发展。但增长并不简单地等同于发展,如果单纯追求扩大数量,单纯追求速度,而不重视质量效益,忽视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忽视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样的发展是片面的,难以实现全面的小康。
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协调推进。党和国家把“三农”作为发展的重中之重,大力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积极推进“走出去”战略,立足点就是促进城乡、区域、对内对外的协调发展。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没有西部以及落后地区的现代化,就没有全国的现代化。
发展不仅应尊重经济规律,还应尊重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大国,随着向工业文明的迈进,人口、生态、环境、资源等矛盾日益突出,成为制约发展的瓶颈。把控制人口、保护生态和环境、节约资源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资源相协调,我们才能实现发展的良性循环。绝不能“一地致富,八方遭殃”,绝不能“吃祖宗饭,砸子孙碗”。发展,就应该在自然界涵养能力和更新能力允许的范围内,实现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和人与自然相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
科学的发展观是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高瞻远瞩的把握,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四)政绩观与发展观紧密相关。科学的发展观引导着正确的政绩观,正确的政绩观实践着科学的发展观。在发展观上出现盲区,往往会在政绩观上陷入误区;缺乏正确的政绩观,往往会在实践中偏离科学的发展观。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对领导干部来说,为一方经济社会发展,为一方百姓造福,应该有政绩,也必须追求政绩。在现代化建设中,广大共产党人奋发有为,身先士卒,兢兢业业,开拓进取,创造出辉煌的业绩,得到党的信任和群众的拥护。但不应否认,少数干部不正确的政绩观,也给党和人民的事业造成了损失,甚至是重大损失。
(五)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核心是解决这样几个问题:什么是政绩?怎样树政绩?为谁树政绩?
共产党人的政绩,说到底是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当代共产党人的政绩,就是做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好事实事,就是解决群众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树政绩的根本途径是将人民群众的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尊重客观规律,提高领导水平,脚踏实地工作,俯首为民办事。那种盲目攀比,追求高指标,铺摊子,上项目,留下一堆胡子工程的做法;那种“一个艄公一道河”,“新官上任三把火”,热衷标新立异,贪大求奢,好高骛远,今天一个大规划,明天一个大思路,朝令夕改,使人无所适从的做法;那种只求本届有政绩,不给下届留财富,花光用光,急功近利,追求短期效益的做法,不是造福,而是添乱;不是政绩,而是包袱。
树政绩的根本目的是为人民谋利益。有的干部说话办事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不注意;不怕群众不高兴,就怕领导不开心。这是搞花架子、形式主义的形象工程、面子工程等屡禁不止的根源。还有一些干部,只抓那些容易出成果的“显绩”,不啃“硬骨头”;只做保险事,不探新路子;只关注局部利益,不顾及全局得失。他们树“政绩”的目的,是给自己留名,给自己立碑,为自己邀官。这样的干部,不仅不能办事,也是靠不住的;这样的政绩,不仅对国家、对社会、对百姓毫无益处,最终也会毁了自己。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这是衡量政绩的最终标准,也是我们衡量干部的最终标准。
(六)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发展靠人才支撑,政绩靠人才创造。人才观与发展观、政绩观内在统一。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谁拥有了人才优势,谁就拥有了竞争优势。只有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我们才能大力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重要保证。
(七)人才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科学的人才观,是当代共产党人继承和开拓党的伟大事业的战略决策。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本质和历史使命决定了党历来十分重视人才。正是因为党代表了历史前进的方向,党才能吸引千千万万的优秀儿女;也正是因为千千万万的优秀儿女凝聚在党的旗帜下,党才有披荆斩棘的力量,从胜利走向胜利。小康大业,人才为本。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我们一定要树立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的科学人才观,克服在人才问题上的各种不合时宜的观念。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重要创造者和传播者,人才开发是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基础性、战略性和决定性作用的重要推动力量,人才强国战略是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制高点”。我们的人才总量不足,人才占人口和人力资源的比例远远低于发达国家,人才的专业、年龄结构和产业、区域分布不够合理,这是人才队伍的现状。发展是第一要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充分开发人才资源,把人才资源作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去认识、去开发、去管理,我们才能使我国由人口大国转化为人才资源强国,把人口压力转化为人才优势。
人人都可以成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仅需要千千万万的人才,也为千千万万人才的成长创造了新的天地。改革的深化,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为每个人提供了日益广阔的活动空间,人们闲暇时间的增多,择业自由的实现,为人的全面发展,自主成才提供了现实的可能。谁勤于学习、勇于投身时代创业的伟大实践,谁就拥有发挥聪明才智的机遇,谁就能成为对国家、对人民、对民族的有用之才。
人才存在于人民群众之中。衡量人才的标准是知识、能力和业绩,而不能唯学历、唯职称、唯资历、唯身份。所有具有一定的知识或技能,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为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做出积极贡献的劳动者,都是党和国家需要的人才。
科学的人才观和人才强国战略的确立,具有开创性和决定性的意义,标志着我们党对人才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达到一个新高度,标志着我国人才工作进入一个全面展开、整体推进的新阶段。
(八)加快发展,创造政绩,人才强国,都是为了人民群众,也要依靠人民群众。
“群众利益无小事”,“凡是涉及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实际困难的事,再小也要竭尽全力去办”,“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这些朴实无华的话语,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哲理,不仅在人民群众中广泛流传,而且为广大干部自觉实践,成为2003年中国社会生活的一大亮点。在抗击非典斗争中,哪里有艰险,哪里就有共产党员的身影;在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工作中,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共产党员的奉献。平时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领导干部坚持从群众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入手,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人民群众的力量更加紧密地凝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中。
(九)权为谁用?情为谁系?利为谁谋?这是判断一个执政党进步还是落后的根本标志,是衡量一个共产党员党性强弱的根本标尺。
共产党人的权只能为民所用。党的权力来自人民,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各级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做到权为民所用,就必须正确看待和运用手中的权力,始终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重,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用人民赋予的权力服务于人民、造福于人民,绝不以权谋私。
共产党人的情只能为民所系。党肩负人民的期望,人民哺育了我们党。做到情为民所系,就必须坚持与人民群众心连心,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切实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绝不脱离群众。
共产党人的利只能为民所谋。党代表人民的利益,党没有任何私利。做到利为民所谋,就必须时刻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立志为人民做实事、做好事,绝不与民争利。
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道出了人民群众的心声,体现了我们党同人民群众之间的血肉联系,反映了共产党人的根本宗旨,阐明了我们党一贯坚持的人民群众是历史主人的唯物主义历史观、群众观。
(十)发展观、政绩观、人才观、群众观,鲜明深刻,光彩夺目,相映生辉,是深邃思考的结晶,是实践经验的总结,是使我们的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的强大武器,必将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一个更加科学、更加理性、更加具有全局性和长远性的崭新阶段。
(十一)发展观、政绩观、人才观、群众观,紧紧围绕着一个宏伟目标,这就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只有做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才能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只有为国家和人民创造实实在在的政绩,才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实基础。只有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才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有力的人才保证。只有激发全体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大的力量源泉。
(十二)发展观、政绩观、人才观、群众观,充分展现着一个鲜明的指向,这就是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点,是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应对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应对各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和挑战的必然要求。这“四观”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全党科学判断形势、驾驭市场经济、应对复杂局面、依法执政和总揽全局这五个方面能力的实现途径。
(十三)发展观、政绩观、人才观、群众观,始终贯穿着一个基本理念,这就是以人为本。发展观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高目标,政绩观使政绩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创造,人才观成就每个人创业有机会、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群众观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共同创造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
应该看到,我们党倡导的“以人为本”,既吸收了古今中外思想文化的优秀成果,又同封建社会的“民本”思想、资本主义社会的“人本主义”有本质的不同。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剥削阶级的‘爱民’同爱牛差不多,我们不同,我们自己就是人民的一部分,我们党是人民的代表。”在我国,人民是社会的主人,党是人民的公仆。“俯首甘为孺子牛”是共产党人的情操。我们党所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是为了实现人民的利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国共产党人以自己的奋斗、流血、牺牲,使人的全面发展,由理论上的可能性变为现实上的可能性;中国共产党人将继续以自己的奋斗,使这种可能性变为光辉的现实。
(十四)上述发展观、政绩观、人才观、群众观,贯穿和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我们党要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要不断实现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努力使发展成为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就要身体力行,务实效、求实绩、为民谋利;就要积聚起门类齐全、梯次合理、素质优良、新老衔接、充分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宏大人才队伍;就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个“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
(十五)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政绩观、科学人才观、正确群众观,关键是靠启动注重自觉改造主观世界这个“总开关”,真正做到寓改造主观世界于改造客观世界之中,用改造主观世界的成效来推进客观世界的改造。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政绩观、科学人才观、正确群众观,必须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务必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切实做到为民、务实、清廉。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政绩观、科学人才观、正确群众观,使发展泽被当代、荫及子孙,使政绩辉煌实在、造福百姓,使人才充分涌流、活力迸发,使群众获得实惠、全面发展。这是时代的热切呼唤,是人民的殷切期盼,是每一个共产党人肩负的重任,也是对我们党的现实考验。
(十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是与加快推进现代化相统一的目标。
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正确的政绩观、科学的人才观、正确的群众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一定能够在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中得到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壮丽事业一定能够在党和人民的不懈奋斗中取得胜利,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定能够伴随着时代的铿锵脚步成为灿烂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