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充分利用高校党校这一阵地,建立新机制,探索新方法,开辟新途径,不断增强党校工作的活力,努力培养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素质拔尖的高素质人才,为学校的改革与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是每一所高校党校必须认真思考、积极探索的新课题。
我校党校近年来,勇于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不断加深对党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切实增强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与时俱进、深化改革、开拓创新、注重实效,在不断增强党校工作活力等方面做出了开创性的探索,逐步形成了“一个中心”(紧紧围绕学校改革发展大局这个中心)、“两个需求”(学校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人才全面成长的内在需求)、“三个特性”(培训计划的科学性、针对性、实效性)、“四个创新”(体制创新、内容创新、方式创新、制度创新)、“五个结合”(务虚与务实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培训与研讨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灌输与互动相结合)的培训特色,使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党校这一特殊熔炉,为培养和锻铸一支思想过硬、信念坚定、作风朴实、具有创新精神的干部和教师队伍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使党校工作不断焕发出新的青春活力。
一、创新培训体制,适应形势发展
学校领导对干部培训工作认识非常清楚,他们知道,目标再宏伟,归根结底要靠人去实现,没有一支政治头脑清醒,创新意识强,业务能力高,作风扎实的干部教工队伍,一切都是空谈。因此,做好以凝聚人心和提高素质为主要目的教育和培训工作,这不仅关系到西建大能否在短时间内走出困境,更关系到学校宏伟目标的实现,关系到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在新世纪能否抓住战略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思路理顺后,校领导根据新的形势,大胆进行体制改革,以党校为基础,成立教育行政学院,两块牌子,一套人马。既抓党员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的培训,又抓非党干部及教学骨干培训,极大的拓宽了党校培训工作层面。
学校十分重视党校工作,把党校工作放在突出位置,从原来单一的党委抓变为党政联手抓,形成干部培训工作的统一体。由校党委书记高明章同志担任党校校长,校长徐德龙院士亲自请缨担任教育行政学院院长,校纪委书记张建同志担任党校常务副校长,教育行政学院常务副院长。党政联手,紧密配合,这种高规格的党校领导格局,这种把党员干部与非党干部、教学骨干培训紧密结合的格局,在我校党校发展史上,从未有过,为党校工作的不断创新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几位校领导对党校培训工作十分关心,每期培训班开学,校领导都亲自参加,并担任主讲教师,亲自授课。尤其是学校校长徐德龙院士,只要我们去请他,他从不推辞,而且他有时还到培训班与学员一同听课。
党校、教育行政学院形成一体化后,在抓好教工、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的同时,不断扩大培训层面。近几年定期举办:党支部书记、科、处级干部、高层次人才、学生辅导员、纪检监察干部、新任研究生导师、教学骨干、青年教师等培训班。使学校整个管理层,教学层,科研层的工作人员经过多层次全方位的培训,综合素质有了新的提高,为学校的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有力促进了学校各方面工作的开展。
二、创新培训方式,提高培训质量
如何走出一条既继承和弘扬党校培训工作的优良传统,又紧贴时代精神;既立足于校情,又面向社会;既反映出干部培训的一般规律,又具有自身的鲜明特点,从而满足学校各方面人才多层次学习需求的党校教育新路子,多年来,我们结合学校实际,在办学思路、培训内容、培训方法、教学实践活动方式上不断进行深入探索和创新。
1、在培训内容上,坚持科学性、增强针对性。我们在坚持“理论基础、世界眼光,战略思维,党性修养”培训思路的同时,教学计划安排讲求科学性,针对性,教学效果力求时效性,摒弃了传统的形式主义严重、缺乏特色的办班模式为紧扣时代主旋律,紧扣国家和学校发展的脉搏,做到班班有特点,课课有针对性。为做到这一点,党校在制定每年培训计划时,强调自己做到五个明确:明确每年党的工作重点及任务;明确国家经济发展的目标;明确全球关注的热点、焦点;明确学校每个时期的工作重点;明确培训对象关注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对大局把握的基础上,党校工作者深入基层,调查了解,征求有关学员的意见,确定不同班次设置什么样的培训内容,邀请哪方面的专家,拟定哪些有针对性的考核题目,因班设课,一切从实际出发,从需求出发。
2、在培训方式方法上,做到“五个结合”,即变过去的灌输式为灌输式与互动式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务虚与务实相结合,专家辅导与个人自学相结合,校内学与校外调研相结合,理论思考与结合工作撰写体会文章结合,培训工作富有实效。
3、在教学实践活动方式上,按照不同培训对象,选择不同的考察单位。如革命圣地延安,深圳、珠海,西飞,宝鸡桥梁厂,省内外有关高校考察学习。特别是高层次人才班赴青海、甘肃等地考察学习取得了很好的效果。2000年11月下旬,我们组织高层次人才培训班学员,在隆冬时节,行程数千公里,深入青海、甘肃两省进行西部大开发的考察与科研洽谈活动,在近半个月的时间里,学员们顶风冒雪,送科研成果到生产第一线,赴厂矿企业科技扶困,在为有关企业排解大量生产难题的同时,与有关企业签订了20余个科研合作项目。青海省、甘肃省政府对这次活动非常重视,青海省长亲自出面接待,省科技厅,农业厅,发改委等部门多次与学员们进行座谈。学员们不但思想上得到净化,还带回大量科研课题。在成功举办这次活动的基础上,近几年,我们还先后组织学员赴陕西榆林,山东莱钢,重庆“二重”等地或企业学习考察,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三、创新考核方式,注重培训效果
如何保证培训班学习效果,近年来,我们对培训班的考核方法进行了不断的创新,逐渐总结和探索出不少行之有效的新方法,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加强考核管理。针对不同的班次,不同的对象,采用不同的考核方式,是提高培训效果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如举办处级干部培训班,我们精心选编三十多道思考题,要求每人必须选择其中的一道题,结合自己所从事的实际工作写一篇文章,文章要有创意,有观点,并就如何搞好本职工作提出建设性的意见。由于考核内容具体化,因此,参加培训的学员十分重视,每人在学习结束时都按时交出了自己的考核文章。我们组织专家进行认真审阅,选出十几篇文章在报刊杂志上刊登,并对优秀者进行奖励,有的文章提出的观点还得到校领导的重视。这种考核方式,既可以发挥每个学员的独创性见解,又保证了学习不走过场。
对辅导员培训班,结业时我们进行开卷考试,一共有二十多道题,都是辅导员平时工作中常碰到的问题,如:你是如何看待大学生谈恋爱的,它的利弊在哪儿?你是如何看待大学生上网这一现象等等,考题没有固定答案,题出得很灵活,完全是一种能力的测试。这样的考题,既对其本人培训效果是一个检阅,也是对其业务能力的一个综合考察,目的就在于使他们通过培训,提升他们的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
近年来,我们以重培训质量,重培训效果为出发点,以提高学员工作能力为目的,以加强考核为手段,使党校培训工作收到显著效果,得到学校领导的肯定。几年的实践也使我们深深感到创新没有止境,探索是我们事业永恒的主题,在人类进入新世纪、科技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党校培训工作还有不少新课题等待我们去发现、去研究、去探索。我们将以不断创新的精神,不懈的努力,不断开拓和丰富党校教育新途径,让党校永葆活力。使党校这一熔炉,火势不减,越来越旺,为国家培养和造就更多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作者系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党校副校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