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红色之旅>>时代先锋>>正文

“高原硬汉陈刚毅” 铺设西藏阳关道

2011年11月03日 12:10  点击:[]

   陈刚毅是湖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的高级工程师,先后参加过宜黄、黄黄、京珠高速公路等重点工程建设,并主持建造了湖北省援藏项目“湖北大道”和交通部技术援藏项目角笼坝大桥。身患绝症的他7次化疗期间,4次进藏,树起了“高原硬汉”的形象,书写了刚毅的人生。雅砻江畔耸立丰碑在“模范共产党员”、“五一劳动奖章”、“五四青年奖章”、“全省劳动模范”等殊荣面前,他很低调地说:“没啥,一个共产党员都应当这样。”“我只是一个普通的交通人,只想把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变成一条条好路、一座座好桥。”12月8日上午,在洪山礼堂举行的“陈刚毅先进事迹报告会”上,42岁的陈刚毅一番朴实的话语,立刻被与会者热的掌声所淹没。陈刚毅出生在咸宁一个偏僻的山村。上学时,由于交通不便,他每天都要翻山越岭、跋涉几十里山路去上学,苦不堪言。1986年,陈刚毅从湖北交通学校毕业后,幸运地走进了省交通规划设计院,并立志要多修好路。近二十年来,他先后参与了宜黄、黄黄、京珠等高速公路项目建设。2001年,湖北省第二大援藏项目―――西藏山南地区“湖北大道”项目开工,陈刚毅担任项目总工程师。初次进藏,陈刚毅为当地落后的交通状况感到惊讶,这里根本就没有一条像样的公路,有时候一条干涸的河床便是路。“一定要给藏族同胞修条好路。”他对自己说。他们的工地位于海拔3500米的高原上,强烈的高原反应让他们感到头晕、心慌,鼻孔也因缺氧和干燥常流鼻血。但陈刚毅顾不得这些,从进藏那天起,他就一门心思扑在了工地上,每天坚持徒步前往工地检查进度和质量。作为这项工程的质量和技术负责人,他的认真和严格是出了名的。西藏的昼夜温差大,水泥板养护难以控制。在路面施工的三个月里,他每天晚上打着电筒赶到施工现场观察温度,优化养护方案。有一次,他发现一段200米的水泥板稳定层强度不合格,他二话不说,立即要求施工单位全部打掉重来。即使是人行道上的彩砖,他也决不放过质量要求。为此,施工单位曾感慨不已:“我们做了这么多年工程,还从没遇到过像这样严格的业主。”正是这种一丝不苟的态度,使工程创造了当时西藏城市道路建设中的十项第一,被评为全国公路建设优质工程,并被誉为雅砻江畔的“无字丰碑”。五十天瘦了五公斤2003年,刚刚完成“湖北大道”项目工作的陈刚毅,又被任命为交通部援藏项目角笼坝大桥项目的法人代表。该大桥被称为“西藏第一跨”,技术难度很高。为了早日完成项目的招标文件,他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有时,项目办的年轻同志半夜一觉醒来,发现他仍在伏案工作,早晨则看见他揉着通红的眼睛,旁边的烟灰缸里装了满满一缸烟头。原来他竟通宵未眠,浓茶和香烟成了他的“提神剂”。睡眠不足加上高原反应,他的胃口越来越差,有时只好用白开水泡点米饭勉强下咽。从4月8日到达拉萨至6月2日发售招标文件,短短五十余天,陈刚毅整整瘦了5.5公斤。角笼坝大桥工地两边都是悬崖峭壁,经常会有塌方发生。但陈刚毅每天都要去工地检查工程进度和质量,考虑到同事的安全,一般晚上他不让同事们上工地,而他自己却总是例外。2003年11月的一天晚上,他在工地检查时,几块两三百斤重的石头,突然从100多米高的坡上滚下,在他身后一米处滚过,但陈刚毅却好像什么也没发生一样。今年8月3日,角笼坝大桥顺利通车。如今,当你在澜沧江畔翘首眺望,这座桔红色的角笼坝大桥仿佛一道彩虹飞架山间。大桥已经成为西藏一景,许多从此经过的游人都会在这里驻足、拍照。那一刻,陈刚毅的内心无比地自豪。带着肠癌四进西藏长期的高原生活和超负荷工作,给陈刚毅的身体埋下了隐患。从2003年11月下旬开始,陈刚毅时常感到腹部隐隐作疼。因为工地周边没有像样的医院,拖了好久,他才利用去拉萨开会的机会顺便去看了看病。当时检查说是肠炎,他便没有在意,开了点药就又回到了工地。2004年春节过完,陈刚毅准备返回工地时,妻子毛细安不放心,把他“押”到医院去做了检查,才发现是结肠癌!毛细安悲痛欲绝,差点晕倒。为了不给丈夫造成心理负担,这位坚强的女性决定暂时向丈夫隐瞒病情。她告诉丈夫说是肠道息肉,做个手术就没事。
但术后要接受化疗,病情也就瞒不下去了。当陈刚毅还做着手术后进藏的准备,突然得知自己所患的是癌症时,他惊呆了。“我还能活多久?”病床上的陈刚毅问自己,一股悲观的情绪笼罩心头。但在同事们的关心和亲人的鼓励下,他渐渐从悲观的情绪中摆脱出来,“角笼坝大桥尚未完工,我决不能半途而废。”他说。他一边积极配合治疗,一边保持着与西藏工地的热线联系,每天通过电话对工程进行“遥控指挥”。有次他刚刚做完化疗,连拿电话的力气都没有,但他仍硬撑着把事情交代完才放心。病情稍微好转,陈刚毅便坚决要求回到西藏工地,“我是一名交通人,路和桥就是我生命的延续。工程尚未完工,我不能躺下。”于是,他在手术后的7次化疗间隙中,4次进藏。在每次化疗间隔的25天里,他就有20天都在工地上!对他来说,忘我的工作就是医治病痛的良药。十年夫妻离多聚少在陈刚毅的内心,最感愧疚的就是自己的妻子和女儿。结婚十多年来,家中的大小事情全甩给了妻子毛细安,他从没过问过家务,甚至连家里的米放在何处都不知道。十多年来,他和妻子每年呆在一起的时间不超过2个月,他患病期间反而是与家人相聚最久的一段时期。他觉得自己根本就算不上一个合格的丈夫。对女儿,他同样心存愧疚。在他的记忆里,最后一次为女儿辅导功课,还是在女儿上小学的时候。今年夏天,女儿要参加中考了,妻子特意打电话要他回来陪陪孩子,给孩子鼓鼓劲,可那个时候也正是角笼坝大桥通车前的关键时期,陈刚毅还是执意留在了工地上,妻子气得眼泪直流。对女儿说:“你爸爸现在为了工作,连我们都不管了……”可说归说,怨归怨,妻子最终还是理解了丈夫。陈刚毅患病后,女儿陈苗似乎一下子长大了,才十几岁的小姑娘,就已经懂得在妈妈伤心时开导妈妈:“你放心,我不会让爸爸操心的。”今年中考,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武汉市一所重点中学。“没有家人的理解和支持,就没有我工作中的成就。”谈到妻子和女儿,陈刚毅充满感激。角笼坝大桥通车时,他第一个想要告诉的人就是自己的妻子:“老婆,大桥通车了……”因为太激动,他随即便哽咽了,泪水在这个刚毅汉子的脸上默默流淌。(记者 戴辉)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