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特色专栏>>正文

实意帮扶显真情 结对共建出硕果

2012年04月20日 10:28 机关党委白云校区管理办公室党支部 点击:[]

2010年以来,白云校区管理办公室党支部(以下简称“管理办支部”),紧密结合校区工作实际,围绕“师生共建、同创和谐”主题,分别与材料与建筑工程学院08、09级学生联合党支部、职业技术学院机电系学生党支部结成对子,开展共建活动。活动开展以来,进一步促进了管理办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激发了结对双方参与学校管理、建设和谐校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了党员的自身素质,增强了结对支部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

一、加强沟通,找准共建活动的切入点

(一)共同确定工作目标、思路。由学生支部所在学院领导、结对双方党支部书记共同组建活动协调小组,畅通沟通渠道,健全协商机制,充分保障结对双方的实际需求。通过共同协商,确立了结对共建的工作目标:即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着眼于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学生党员在成长过程中得到直接的指导和帮助,校区管理办管理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明确了工作思路:即通过积极搭建师生交流平台,深入开展交心谈心、走访慰问、帮扶助学、督管促管等贴近师生,贴近实际,贴近工作的活动,促使党员教师更好地以德垂范、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使党员学生更好地以德修身、勤奋学习、报效祖国。

(二)结合工作实际确定活动主题。通过多次与共建支部学院的领导、学生党员座谈,确定了“师生共建、同创和谐”的活动主题。立足结对支部常驻白云校区的实际,通过主题活动,鼓励学生党员积极参与到校区管理、服务各项工作之中,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促进管理办支部自觉转变作风,积极参与“全员育人”工程,努力提供优质服务,切实提升部门形象。

二、创新载体,抓住共建活动的着力点

(一)搭建学习载体,积极开展理论学习活动。一是加强结对支部学习阵地建设。通过共同学习,充分调动党员主动学习和运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的积极性;通过共同学习,大家对国家的发展大局,充满了信心,表示要立足于自己的实际,振奋精神、务实求进、服务奉献、创先争优。二是结合创先争优、“五先进一满意”活动,结对双方共同召开了动员会议,开展了学习讨论、民主评议等具体活动,不仅增强了党性修养,还提升了自身的政治理论素质。

(二)夯实实践载体,积极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一是让学生党员参与校园管理实践工作。如每年寒暑假,共建支部的学生党员在老党员陈德均同志带领下,积极的为校区20000余平方米草坪以及10000余盆不同品种的鲜花开展修剪、浇水和保养等。二是让学生党员积极参与校区各项服务工作。如在一年一度的迎新工作中,共建支部的全体党员以“立足岗位争先进,服务新生我带头”的理念,积极的参与到迎新工作第一线,其真诚、热情、温馨、周到的服务,受到新生及家长的广泛好评,成为迎新工作一道亮丽的风景。

(三)创新活动载体,积极开展结对帮扶活动。一是开展导师制活动,重视个别指导,通过走访学生寝室、深入班级等方式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帮助思想上有困难的学生渡过难关。此外,支部成员坚持每学期主动找10-15位同学交心谈心,通过深入学生内心世界,不仅让管理办支部党员了解学生情况,做好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工作,而且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促进了机关作风的转变。二是开展“师生情,心连心”活动,坚持用友情引导学生,用亲情温暖学生,用真情激励学生。通过为学生设置勤工助学岗位,不仅解决了5位同学生活问题,而且缓解了管理办人手少、事务多的实际困难。

三、促进工作,彰显共建活动的闪光点

通过开展结对共建活动,不仅增强了管理办服务基层、服务师生的意识,而且有效地激发广大党员干部的工作和学习热情,形成了带头学习讲党性,带头实干谋发展,带头创新建佳绩,带头服务比奉献,带头自律树形象的良好氛围;不仅能让学生党员参与管理办日常事务管理,提升自身能力素质,而且通过学生亲身实践,加强了机关管理部门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促进了校园和谐建设,发挥了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活动开展以来,管理办支部有2人获校级“优秀共产党员”称号,1人受到省级以上表彰;材料与建筑工程学院08、09级学生联合党支部23个成员中,有3人次获三好学生,4人次获优秀学生,7人次获优秀学生干部,获奖率60%;职业技术学院机电系学生党支部37个成员中,有5人次获三好学生,7人次获优秀学生,5人次获优秀学生干部,单项奖获奖学生5人次,获奖学金率59%。100%的学生党员分别担任过不同层次的学生干部。

总之,通过支部共建这个载体,党员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提高,党支部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得到了增强,为加强校区管理、服务师生员工,参与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工作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创新载体,完善机制,总结结对共建活动中的成功经验,努力在创建“五好”支部、打造模范部门中再创佳绩,为加快建设教学研究型大学作出更大的贡献。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