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活动开展以来,国旅学院党总支明确了围绕“五先进一满意”争创目标,各支部立足本支部实际加强“特色载体建设”,切实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强特色、育精品、创品牌”的工作思路。2008级学生党支部现有正式党员72名,预备党员2名,入党积极分子103名。该支部致力于党支部建设核心,在探索学生党建与大学生成长成才相结合,与为贵州旅游经济社会培养“思想道德素质过硬、专业素质过硬、职业素职过硬”“三过硬”的我院人才培养目标相结合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胸怀家事国事,关注时事民生,争创学习型研究型党支部
本着“贴近专业、贴近实际、贴近学生”三贴近原则,创新学习形式,通过QQ群和微博等开展网上交流学习,并尝试通过QQ群过组织生活,这种寓机动灵活于常规工作的支部会议模式,弥补了支部成员在省外实习无法集中的难题,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增强了学习实效;又如召开毕业班实习经验畅谈会,支部党员带动同学们总结自身在实习环节中的经验和不足,启发他们认识服务社会的人生价值,树立职业理想。
围绕“开展旅游规划与开发调研,服务和谐社会建设”这一主题活动,在暑期开展“‘创先争优’在实践中闪耀光芒,莘莘学子在奉献中锻炼成长”实践活动。派出党员宣传服务小分队、“大手拉小手”义教小分队、培训服务小分队,深入农村,传播和宣讲构建和谐社会、保护生态、生态旅游等有关内容,运用旅游专业知识,在实践基地进行旅游调研,形成了《贵州六枝梭戛旅游资源考察报告》,为当地经济发展建言献策,并为当地政府建立了旅游门户网站;党支部成员聂淼的《贵州六枝梭戛生态旅游开发》科研课题已获校级学生科研立项。
支部成员关注关心国家和家乡建设的重大问题和热点问题,在学习国务院颁布的《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文件中,每位党员都向党组织递交了学习心得体会。
二、凸显专业特色,丰富活动载体,争创专业型实践型党支部
支部致力于打造有特色、有亮点的品牌活动,“旅游文化活动月”已成为凝炼学院文化、影响力广泛的主题活动。 “一位党员一面旗”活动的开展充分发挥了党员引领作用。组织和参与的3届校园“导游之星”大赛活动、“‘在党旗下成长’大学生征文大赛”等活动,在校内外引起广泛反响。支部携手院青分会为六枝梭戛募捐图书2000册,帮助当地小学成立爱心图书室;赴白云区金家山农民工小学,进行支教和捐赠帮扶活动;在白云区敬老院开展爱心活动等,支部党员在服务社会中日益成长。
“感恩母校,感怀师恩,以深情反哺母校”2008级毕业生党员主题实践活动已启动,其中的“‘我爱我家’校园环境美化”、“‘师恩难忘’为学院学校老师送祝福”、“‘为母校祝福、为师大骄傲’感恩母校做一件实事”、“与低年级学生党员开展一次交流学习”等系列活动将大力助推毕业生文明离校工作。
三、坚定理想信念,突出表率作用,争创创新型模范型党支部
支部党员理想信念坚定,表率作用突出。通过“学生党员实习引领工程”活动的开展,74名党员均获得实习成绩良好以上成绩,32人获优秀成绩,其中56名获用人单位评价为优秀。学生党员钟洋在省商务厅实习过程中为中国(贵州)国际酒类博览会暨中国·贵阳投资贸易洽谈会召开做出了重大贡献,获得领导高度评价。
支部党员还在国民党名誉主席连战访问团、世界银行行长佐利克一行访问团、70周年校庆校友接待、中国-东盟青年文化艺术节文化考察访问接待等重大活动中表现突出;参与“中国文化游”首游式“让民族遗产走向世界”展厅布置并接待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省委书记栗战书、省长赵克志,获得省市及学校领导的一致好评。
组队参加 “迎九运讲文明树新风”礼仪知识大赛活动,获省级一等奖;获贵州高校小品比赛戏曲类一等奖;“贵州省情知识竞赛”中分获省级银奖、第一名和第三名;获全省旅游饭店服务技能大赛获西餐服务一等奖;全国英语竞赛二等奖;全校消防知识竞赛获一等奖;在白云区知识产权大赛中,3名党员所组的队伍获二等奖;在“春晖行动”中3名支部成员获得省级优秀志愿者。
仅2011年中,支部党员、入党积极分子获校级以上优秀137人/次,其中舒象齐、张娟获贵州师范大学优秀党员表彰;省级以上优秀表彰5人,其中涌现了全国第九届少数民族运动会优秀志愿者、省级“三好学生”等模范代表。
时值2008级学生临近毕业,08支部毕业生党员们纷纷表示在求业择业中扎根基层,真正发挥模范带头作用,74名党员中,有53名党员报考基层选调生,立志利用所学,为家乡经济发展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