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网上党课>>正文

中西大学起源简考

2011年11月03日 11:14  点击:[]

 
中西大学起源简考
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2005-11-10
 
摘 要:大学的起源越早意味着大学的历史积淀越深,而大学的变迁意味着大学发展的起伏与转移。本文从历史与比较的角度考察了中西方大学起源线索的差异。研究表明,西方大学尤其是欧洲大学属于“早发内生型”,包括中国大学在内的其他各国大学属于“后发外生型”,但中西方最早的大学几乎都是教会大学;中西方大学均没有一个明确的起源,也没有一个绝对明确的起源标志;中西方大学的起源线索是与其政治-经济-文化体制相一致的;世界科技中心的转移就意味着世界大学中心的转移。
关键词:大学起源 中西方大
作者简介:蓝劲松,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博士。从事高等教育、社会战略、行动哲学等研究。电子邮件(Email):Lanjs@mail.tsinghua.edu.cn
每一所大学都有自身的起源,每一个国家的大学也有自身的起源。大学的起源有先有后,发展有快有慢,它们共同组成了动态的全球大学系统。中国正在建设自己的一流大学。一流大学的建设一方面需要通过国际比较明了自身的优势与不足;另一方面就是从自身的历史与现状寻求新的发展道路与特色。大学发展的历程总是伴随着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的变迁。无视自身大学的起源、发展特点及其环境变迁,就无从理解大学行为并建构大学未来。
有关大学起源的研究资料可谓汗牛充栋,那么为什么还要通过一篇短文来考察这样一个重大而丰富的问题呢?道理很简单:人们对大学尤其是中国大学的起源存在好奇,而不同大学的起源与发展就形成了大学的传统与文化。一个简单的道理在于:一所大学历史越长,其培养的学生越多,文化积淀也越深厚。因此,从校史专家到普通学生都有一种“寻古冲动”,试图从大学的起源上获得一种崇高的历史感。这也就不难理解,大学的起源通常往前推而不是往后撤。本文的目的就是在勾勒西方大学起源的历史线索基础上,简要考察中国大学的起源线索,并进行两条线索之间的简要对比分析。
一、西方大学的起源线索
一般认为,除了少数例外(如开罗的Al-Azhar大学),现代大学来源于欧洲中世纪大学。在此之前,古代埃及、印度、中国等都是高等教育的发源地;古希腊、罗马、拜占廷及阿拉伯国家都建立了相当完善和发达的高等教育体制。虽然许多教育史家把这些地方的高等教育机构也称为大学,但多数学者认为,它们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大学,真正的大学还是来源于欧洲中世纪大学。无疑,西方各国大学的起源并非一致而是前后相继的。欧洲中世纪大学也并非在欧洲各国同时起步。中世纪在欧洲历史上是指其封建社会时代,时间从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至文艺复兴前。
拉丁文“大学(universitas)”一词,原意就是“行会”、“社团”、“公会”之意,起初并没有学术或者教育的含义,后来则专指12世纪末在欧洲出现的一种高等教育机构。这种机构具有这样一些特征:组成了系和学院,开设了规定的课程,实施正式的考试,雇佣了稳定的教学人员,颁发被认可的毕业文凭或学位,等等。学院(Collegium)的原意指一群人生活在一起,从事同一个事业。
爱弥尔·涂尔干指出:“主教座堂学校与修道院学校尽管都十分简陋,不事奢华,但却由此孕育了我们整个的教育体系。初等学校、大学、学院,这些都是从此发展出来的。” 11世纪,西欧封建制度已经确立,农业生产缓步上升。随着剩余产品的增多,手工业得到发展并逐渐从农业生产中分离出来,商业活动也逐步展开。专职的工商业者聚居一处,从事生产和贸易,逐渐形成了中世纪的城市。城市的普遍兴起和发展,国际间贸易和交往的日益频繁,加上十字军东征使拜占廷文化迅速传遍整个欧洲,客观上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
这些社会条件的变化,使原有的僧侣学校和大主教学校再也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意大利、法国和英国的一些地方,师生们为了保障自己的权利和法律保护,仿照手工艺人行会的方式,组成教师行会或学生行会:教师按所教的学科组成行会性质的“教授会”(facultas),学生按籍贯组成“同乡会”(nation)。由于需要,这些学生团体和教师团体结合成学习和研究的“组合”(universitas),这些“组合”就成为最早的大学。
在大学发展的早期,大学是逐渐形成的,并没有根据专门的法令创办的大学,因此不可能为任何一所早期大学指定一个确切的创建时间。12世纪,在意大利、法国和英国开始出现了一些最早的大学。其中具有代表性且影响较大者是意大利北部的博洛尼亚大学、萨莱诺大学和巴黎大学。
这些大学按领导体制可分为两类:(1)“学生大学”。以博洛尼亚大学为代表,由学生主持校务。教授的选聘、学费的数额、学期的时限和授课的时数,均由学生决定。欧洲南部的大学,如意大利、法国(巴黎除外)、西班牙、葡萄牙等地的大学多属此种类型。以后,这种形式逐渐被削弱,到18世纪末彻底消亡。(2)“教师大学”。以巴黎大学为代表,由教师掌管校务。“巴黎大学创建伊始,无非是各方面的教师所组成的一个法团。……巴黎大学的思想倾向根本上不是教士型的,不仅如此,甚至多少还容纳了一大批教外人士,具体数目还难以确定。” 欧洲北部的大学,如英格兰、苏格兰、德国、瑞典和丹麦等地的大学,多属此种类型。中世纪大学主要从事纯理论研究,与社会保持一定的距离,因而被称为“象牙之塔”。
博洛尼亚大学(Bologna,又译作“波伦亚”或“波隆那”),以研究法学著称,1158年经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弗雷德里克一世的赦令成为正式的大学。萨莱诺(Salerno)大学建立于公元11世纪初,以研究医学著称,1231年得到政府承认。巴黎大学(Univergite De Paris)系由巴黎圣母院大教堂学校发展而来,以研究神学著称。1198年教皇西勒士丁三世赐给巴黎大学许多特权。1215年正式称大学,1231年罗马教皇肯定该大学的自决权。该校分文、法、医、神学四科,后来发展为西欧各大学“典范”,被誉为“世界大学之母”。
英国大学出现比法国巴黎大学约晚20年。1167年,英王亨利二世和法国不和,下令招回在巴黎大学的全部学者。他们选中牛津,随后成立第一所大学,它是以巴黎大学为榜样的学校。1209年,由于牛津学者与当地居民发生冲突,部分学者逃离牛津,到剑桥落脚,逐出现剑桥大学。
美国的哈佛大学创建于1636年,是由移居美州的英国清教徒仿效剑桥大学的模式建立的,因此始称剑桥学院。1639年更名为哈佛学院,目的是为了永久纪念学校的创办人之一和办学经费的主要捐赠者、英国剑桥大学伊曼纽尔学院文学硕士约翰•哈佛。
1701年,以詹姆士•皮尔庞特牧师为首的一群康涅狄格州公理会牧师,说服该州法院投票赞成建立耶鲁大学,哈佛大学1668届毕业生亚伯拉罕•皮尔逊被推选为第一任校长。1718年托管人将它命名为耶鲁学院,以感谢英国商人伊莱休•耶鲁(Elihu yale)对学校的慷慨捐赠。
由耶鲁大学校友担任第一任校长的美国大学有:普林斯顿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威廉姆斯学院、康乃尔大学、霍普金斯大学、芝加哥大学、乔治亚大学、密西西比大学、密苏里大学、威斯康星大学和加利福尼亚大学,因此耶鲁大学享有美国“学院之母”的美誉。不妨把世界著名大学的传承线索简要图示如下(图1):
巴黎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等
(1150) (1168) (1209) (1636) (1701) (1746)
图1 世界著名大学的传承线索
日本科学家汤浅光照曾于1962年提出世界科学中心转移说,认为科学中心继意大利之后转向法国,法国之后转向英国,英国之后转向德国,德国之后则转向美国。由世界科学中心的转移与世界著名大学的传承关系可见,世界高等教育中心与科学中心的转移具有互动性和一致性,显示了高等教育与科学研究两者的联动关系。
虽说大学自12世纪以来创立日久,但直到18世纪末,大多数欧洲国家的研究工作还是在诸如英国皇家学会这类科学院的主持下进行的,大学只是进行教学与培训的机构,研究工作仅仅起着一种附带的作用。虽然日内瓦学院、莱顿大学、爱丁堡大学、哈勒大学和哥廷根大学等欧洲名校已经重视原创性研究与研究生培养,但直到1810年柏林大学的建立才达到近代大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高峰。柏林大学建校之初就十分重视研究工作,习明纳(Seminar)、专题讲座、实验室、专题研究成为训练学者必不可少的途径。这些做法首先扩大至德国其他大学,进而为其他国家所仿效。
在各仿效国家中,美国大学尤其是其中部分私立大学尤为积极。1815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期间,大约有1万多名学生留学德国,其中又有一半的学生入读柏林大学。 美国输入德国模式的决定性步骤是研究生院的建立。虽然确切地说,德国没有研究生院,它仍然只是初具雏形,但那些在美国发起建立研究生院的人还是认为他们是完全遵循德国模式行动的。通过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率先开办研究生院,以及芝加哥大学在行政管理上的创新等诸方面的不断改进,使得现代大学模式得以在美国真正确立。美国大学的主体模式体现在以英国式的本科学院为基础,再建德国式的研究生院于其上,其周围辅以职业学院。
各国大学发展的模式是与其政治—经济体制相一致的。托斯顿·胡森(1992)认为,经过长期以来的演化,欧洲和北美的高校大致形成了如下四种模式:
1、德国“研究型大学模式”。柏林大学的研究和教学工作从大学学习一开始就相互学习。学习是要从新知识领域中获得经验并学会如何扩大这些知识领域中获得经验并学会如何扩大这些知识领域,以便把学生培养成各个专业知识领域中的开拓者。
2、英国的寄宿学院模式,即牛津—剑桥模式。该模式是以学生和教授之间保持密切而又不拘形式的接触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其主要特色是学院制与导师制。
3、法国的重点学院模式。该模式集中体现了由国家掌管的实行精英统治的社会。在这个社会里,受过特殊教育的专业人员被认为是一批上等精英。法国的院校从学术水平和社会地位上看都是经过精选的。
4、美国芝加哥大学模式。由哈钦斯制定的芝加哥模式是一项强烈侧重普遍文科教育的计划。其理想是要让学生熟悉人文科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主要人物的思维方式,提高学生进一步学习的能力,并培养学生学习和思考过程中的独立性和批判性。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四种模式只是欧美大学模式的代表。实际上,各国大学的模式有不同的亚型和变种。如英国大学的模式就大致可以分为四种:牛津—剑桥模式、伦敦大学模式、地区大学模式、苏格兰模式。 美国高等学校大致可以分为研究型、教学型和大专型三种类型,其运作模式也各不相同:研究型大学的关键特征是有博士项目;教学型大学或学院以培养学士为主,有的也培养少量硕士;大专型学院则是两年制,只颁发大专文凭的学校。总体说来,欧美大学的一种或多种大学模式已为世界各国所仿效。
托斯顿·胡森(1992)把西方大学的特征概括如下:
1、它在一定程度上将理论与实践明确区分开来。
2、它鼓励自主和对外界事物完全采取冷漠态度。
3、无论从社会地位上看还是从知识水平上看,它都是一个教育英才的机构。
4、作为一个以“追求真理”为主要目的的机构,它力主成为一座象牙塔。
托斯顿·胡森的概括实际上是从历史传统的角度来总结西方大学特征的。实际上,演变至今,西方大学都发生了或大或小的转型。例如,美国大学在继承西方高等教育的传统基础上,又形成了自己的特征:
1、彻底的分散管理。无论是联邦政府抑或各州当局实际上都不参与管理。美国高校在20世纪初即通过了全美大学教授协会所阐述的美国教育思想三大原则,即著名的“三A原则”:学术自由(Academic Freedom)、学术自治(Academic Autonomy)和学术中立(Academic Neutrality)。根据“三A原则”,教授作为学者和知识传授人有言论自由;大学有权利从学术角度出发,决定谁教书,教什么,如何教,以及谁来学等问题;大学教授们的自由以校园和学术界为界,对外严守中立,不过问政治和社会敏感问题。彻底的分散管理从制度上保证了“三A原则”落到实处。
2、服务的理念。与英国大学致力于培养绅士(gentleman),德国大学致力于学术研究(scholarly research)不同,美国大学还致力于为美国生活的基本需求服务,因此,现代美国大学总是与其社区保持最密切的联系。威斯康星思想(Wisconsin Idea)就是这种理念的最好体现,“赠地法案”等则从法律或政策上保证了大学更好地为当地社会服务。
3、高等教育普及化。美国高等教育规模宏大,20世纪90年代其高校学生总数即达1300万左右,约为同期挪威、丹麦和芬兰三国人口之和。美国的教学和研究人员约有80万人,这一数字接近于英国高校学生人数的总和。美国高校创造出庞大的国际高等教育市场。
4、竞争激烈。这是与欧洲高等教育机构形成鲜明对照的主要特点之一。哈佛大学文理学院院长亨利·罗索夫斯基指出:“牛津大学不需要竞争,没有哪个挑战者敢于处心积虑地准备把牛津大学从其突出的位置上拉下来。……她的高高在上的地位被看作理所当然。而在美国,任何一所大学都要不断努力证明自己的强大与先进。”实际上,这也是构成美国大学与东亚各国大学体制的差异之一。
5、大学体制极其多样化。美国有很多不同类型的公立和私立院校并存,并且形成了明显的地位等级。大学群落富有多样性、互补性。公司结构是院校管理的基本模式。
6、企业家精神。因为激烈竞争和绝对分散的状况,促使大专院校教职员具有一种企业家式的创业精神,鼓励主动进取。
7、实验性。美国院校没有统一的入学标准。只要统考中一门拿满分,不管另一门分数高低,自动进入大学;中学辩论队员往往进入最好的大学。
8、开放性。美国大学不仅向本国开放,而且向世界各国开放,“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也得天下英才而用之。
总之,西方大学的起源于中世纪意大利与法国的教师行会和学生行会所结合而成的学习和研究“组合”。世界多数大学具体来源于巴黎大学模式。基于这种模式,英国建立了牛津与剑桥大学,德国于19世纪创立了自己的大学,美国创立了哈佛、耶鲁、普林斯顿等私立大学。各国大学之间相互影响,并不断扩散到全世界。
二、中国大学的起源和变迁
现代大学起源于西方。在很多情况下,世界范围内从一国到另一国的学术迁移是殖民地带来的结果——美国建立的大学直接受到英国的影响就是例子。非洲和亚洲的大学深受英国和法国学术模式也是由于殖民主义。此外,十九世纪德国新出现的学术模式对美国有重大的影响,而美国的“赠地学院”模式则影响了印度、拉美及部分非洲国家的大学。多数东欧大学采取了德国模式,同时也吸纳了法国模式的某些特征(P. G. Altbach,1985)。 虽然学术模式的传播整体上很少是单向的,而更多的是一种相互影响,但就大学的起源来说,大学学术模式的传导主要体现为单向传播。
(一)中国大学的起源:实例分析
中国大学从起源来说是“西学东渐”的产物,属于所谓“后发外生型”,即发展较晚,且由外来因素所引发。有关“西学东渐”及其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影响,学者们已多有论述,这里不赘述。一个有趣而且有争议的问题是:“哪所大学是中国的第一所大学?”。撇开“千年学府”不谈,天津大学认为,其前身北洋大学是近代中国第一所大学; 北京大学则认为自己是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 近年有学者论证说,1594年天主教耶稣会在澳门创办的“圣保禄学院”才是中国第一所近代意义上的大学。 甚至有学者认为,从大学的结构与特点来看,圣约翰大学可谓中国第一所名实相符的“真正”大学。
为了对中国大学起源有一个具体的了解,我们且来看看中国最早的一些大学的起源与演变概况。
1、澳门圣保禄学院
澳门是西方文化进入中国最早的基地和桥梁,16世纪被葡萄牙强占。根据一些学者的研究,证明中国土地上第一所近代意义上的大学可以上溯到1594年天主教耶稣会在澳门创办的“圣保禄学院”。
16至18 世纪,天主教大力向远东和南亚地区传播。天主教修道会之一的耶稣会在传教的同时,兴办教育,传播文化,于1594年在澳门开办了远东第一所西式大学——澳门圣保禄学院(俗称三巴寺)。该学院至1762年关闭,历时168年。
澳门圣保禄学院是一所传教士学校,但又不是一所普通意义上的修士学校,而是一所西式大学,原因在于它的课程结构、考试方法、学校建筑、设施条件、人才培养等各方面已经具备了大学性质。名列《辞海》的圣保禄学院师生包括汤若望、毕方济、艾儒略等十余人。中国著名学者吴渔山、陆希言也是该校毕业生。马拉特斯在“圣保禄学院:宗教与文化的研究院”一文中指出:“在其存在的历史中,圣保禄成为澳门人、日本人和中国人进入耶稣会的场所。在经过初步培训之后,他们开始同为数众多的来亚洲之前尚未完成资格培训的欧洲会友一道开展哲学、神学、科学和艺术的研究。正是在圣保禄学院,中国人和日本人研读拉丁文和葡萄牙文,而欧洲人则学习汉文和中、日文化”。 可见,圣保禄学院在中西文化交流方面起到了实质性的、有着重大历史价值的作用。
2、私立之江大学
1845年,该校由美国基督教北长老会创办于浙江宁波,初名崇信义塾,当时规模很小,学生只有小学制度。1867年迁至杭州,改名育英义塾,学生程度由小学提高到中学,并制定创设高等学校的计划,将育英义塾改组为育英书院,分正、预两科。1890年设英文科。1907年开始,实行大规模的扩充计划,在六和塔西二龙头建立校舍。1910年美国南长老差会与北长老差会合作,组成新的校董会。1911年迁至新校址改名为之江学堂。1914年又改名为之江大学,分本、预两科,附设高中部。1920年在美国哥伦比亚州立案,分文、理两科。1926年正式分系。1928年停办。1929年秋复校,1930年在国民政府立案,并按大学组织法改组为之江文理学院。1940年学院扩充为之江大学。1952年院系调整时合并撤消。
3、私立圣约翰大学
1879年,美国圣公会主教施雷许斯基在上海梵皇渡创办圣约翰书院,分国文、神学两部,第二年增设医科,改用中文上课。1881年开设英文部,1883年添设科学部,1890年成立文理学院。1896年改组为圣约翰学校,同时同仁医院附属的医科并入,成立医学院。1900年夏暂时停办,9月重新开学。1905年改名为圣约翰大学,并在美国注册。1913年开设研究院。1923年开设土木工程学院。1944年成立农业学院。1949年下学期共设有文、理、工、医4个学院、13个系和医预科。1952年院系调整时合并撤消。
4、私立岭南大学
1888年,美国基督教人士在广州沙基创设格致书院。1900年迁澳门,更名岭南学堂。之后,在广州河南康乐购地兴建校舍,1904年由澳门迁回。1916年,文理科大学完成,1922年成立农科大学。1927年收归中国人士办理后,成立董事会,改名为私立岭南大学。同时改文理科大学为文理学院,农科大学为农学院。1928年增设商学院。1930年增设工学院。1936年增设医学院,定名为孙逸仙博士医学院。1949学年设文、理工、农、医4个学院。还设有4个研究所。1952年院系调整时合并撤消。
5、国立武汉大学
1893年,自强学堂设立于武昌,1902年改名为方言学堂,1912年改为武昌军官学校。1913年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成立,以原方言学堂为校舍,11月开始授课。1923年改名为国立武昌师范大学。1924年秋又改为国立武昌大学。1926年秋国民革命军进抵武汉,将武汉7校合并为国立武昌中山大学。1927年冬停办。1928年10月又改建为国立武汉大学,设社会科学院、理工学院及文学院3学院,并设预科,分文理两组。1929年3月理工学院分为工学院和理学院,5月改社会科学院为法学院。1936年设农学院。抗战时内迁四川嘉定(乐山)。1947年底学校设文、法、理、工、农、医6个学院,分设20个系、8个研究所。1952年院系调整为文理科大学。
6、国立北洋大学
1895年,该校由天津海关道盛宣怀呈准创办。创校初校名为天津北洋西学学堂。1896年该名为北洋大学堂,分头等、二等学堂(即本科、预科),二等学堂四年毕业后升入头等学堂。1912年改称为北洋大学校。1914年更名为国立北洋大学。1928年国民政府试行大学区制后,更名为北平大学第二工学院,1929年又改名为北洋工学院。到1949学年第二学期功设有12个系(理学院2个系,工学院10个系)。1951年与津沽大学工学院、南开大学工学院等合并,成立天津大学,原校名撤消。
7、国立交通大学
1896年,南洋公学创办于上海,先设师范科,继设外院。1898年设中院及高等预科,作为开办大学的基础。1904年改称为商务部高等实业学堂。1906年又改称邮政部上海实业学堂。1911年改称南洋大学,1912年又改名为交通部上海工业专门学校。1921年与唐山工业专门学校、北京邮电学校和交通传习所合并,总称为交通大学。上海部分称交通部南洋大学;1927年又改称第一交通大学。1928年又将唐山、北京、上海三校合并为交通大学。到抗战前夕,学校有3个学院、8个系、1个训练班和1个研究所。1949学年全校共有理、工、管理3个学院19个系。1952年院系调整为多科性工科大学。1957年,学校迁往西安,后又根据实际独立设校。
8、国立浙江大学
1897年,求是书院在杭州成立。1901年改名为浙江求是大学堂,翌年又改称浙江大学堂,1903年更名为浙江高等学堂。1912年,学堂改称学校,遂易名为浙江高等学校,后因学制改革停止招生。1914年正科全部学生毕业后停办。1927年国立第三中山大学在浙江省组建,设工、农两个学院。1928年改名为国立浙江大学,并创设文理学院。学校初创时设10个本科学门和医学预科,直到1937年无大发展。1938年增设师范学院。1939年文理学院扩大分为文、理两个学院。1945年增设法学院。至解放前夕,浙大已有7个学院、24个系、10个研究所以及规模宏大的工厂、农场、林场、医院等附属实习单位。1952年院系调整为多科性工科大学。1998年成立新的浙江大学。
9、国立北京大学
国立北京大学的前身是京师大学堂,1898年12月正式开学。1900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校舍被占,一度停办。1902年恢复后设速成、预备两科,速成科分仕学、师范两馆,预备科分政、艺两科。1903年增设医学馆、译学馆和进士馆,同时分科,设有经、法、文、格致、农、工、商7科,各科下设门。1912年京师大学堂该名为北京大学。到1919年,学校设有数学、物理、化学、地质、哲学、中文、史学、英文、法文、德文、俄文、经济、政治、法律14个系,是当时全国规模最大的一所高等学府。1927年7月,北京大学取消,北京国立9所高等学校合并,成立京师大学校,1929年9月北京大学恢复原校名。抗战爆发后与清华、南开合组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10月在北平正式开学。1949年9月农学院分出。同年底北京大学设有文、理、法、工、医5个学院,22个学系,16个专修科,17个研究所。1952年9月学校从城内迁至西郊原燕京大学校址,调整为文理科大学。
10、国立清华大学
清末中国驻美公使梁城,奏请以美国退还庚子赔款兴学育才。1909年设立游美学务处,并附设肄业馆,以清华园为馆址,开始兴建新校舍,选取学生择优赴美留学。1911年2月正式改名为“清华学堂”,4月29日在清华园正式开学。辛亥革命后,游美学务处被撤消,清华学堂改名为清华学校——留美预备学校,唐国安任第一任校长。清华学堂—清华学校的学制定为8年,设高等、中等两科,各为四年。办学方针一切仿照美国,高等科毕业生全部资送赴美留学,插入美国大学二、三年级学习。当时清华学校在校学生逐年增加,最多达660余人。1923年后留美学生名额逐渐减少,办学方针因之而改变。1925年清华着手创办大学,设立大学部(开始招收大学生),增设国学研究院,向独立大学过渡。1928年8月正式改为国立大学。1929年留美预备部和国学研究院结束。是年学校设文、理、法3个学院,下设14个系。之后,各学系分别设立研究部。1932年成立工学院。抗战爆发后与北大、南开合组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返回北平,当时共有5个学院26个学系。到1949学年第二学期,全校共设有文、法、理、工4个学院20个学系,另设有12个研究所。1952年院系调整为多科性工科大学。
在了解上述10校的基础上,这里不妨把相关概况总结如下(表1)
表1 中国早期10所大学发展概要
校名 创建—结束时间 创建者(性质) 事件演变
1、澳门圣保禄学院 1594—176 2 天主教耶稣会 澳门圣保禄学院是一所西式大学,其课程结构、考试方法、学校建筑、设施条件、人才培养等各方面已经具备了大学性质。1762年关闭。
2、之江大学 1845——1952 美国基督教北长老会 崇信义塾—育英义塾—育英书院—之江学堂—之江大学—之江文理学院
3、圣约翰大学 1879—1952 美国圣公会 圣约翰书院—圣约翰学校—圣约翰大学
4、岭南大学 1888—1952 美国基督教格致书院—岭南学堂—私立岭南大学。
5、武汉大学 1893年国立 自强学堂—方言学堂—武昌军官学校—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国立武昌师范大学—国立武昌大学—国立武昌中山大学—国立武汉大学
6、北洋大学 1895年国立 天津北洋西学学堂—北洋大学堂—北洋大学校—国立北洋大学—北平大学第二工学院—北洋工学院—天津大学
7、交通大学 1896年国立 南洋公学—商务部高等实业学堂—邮政部上海实业学堂—南洋大学—交通部上海工业专门学校—交通大学
8、浙江大学 1897年国立 求是书院—浙江求是大学堂—浙江大学堂—浙江高等学堂—浙江高等学校—国立第三中山大学—国立浙江大学
9、北京大学 1898年国立 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京师大学校—西南联合大学
10、清华大学 1911年国立 游美学务处肄业馆—清华学堂—清华学校—国立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
小结 伴随西方到东方殖民,最先到中国进行殖民统治的葡萄牙最先在中国建立大学,但大陆教会大学主要来自美国影响。 教会大学是中国最早的大学,但国立大学越来越占主导地位,中国自办私立大学兴起较晚。中国早期大学大多经历了一个复杂的演变过程。期间贯穿了改名、停办、分流、合并、重组等多重变革。这与教育体制变革有关,也与国内外环境变迁有关,其中国内外政治因素影响尤甚。
(二)中国大学起源的简要分析
1、从办学体制上看,中国大学办学有“三驾马车”,即教会大学、公立大学与私立大学(自办)。其中,教会大学是中国高等教育近代化的示范,国立大学在中国高等教育中起了主导作用,私立大学(自办)则起了重要的辅助作用(文中没有举例)。由于教会大学在中国大学中成立最早,因此可以断言,中国的大学起源于教会大学,从而中国的第一所大学也当属教会大学。我们不能因为教会大学成为历史就否定其在中国曾经起过的先导作用。
2、正如西方中世纪大学没有明确的起源,中国大学的起源也没有一个绝对明确的年代标志。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最早的大学往往与中等教育——甚至初等教育界线不清。为了切合中国国民的心理,最初的教会大学最初往往以中国传统书院或“义塾”的名义出现,而后改名为“学堂”,进而提升为“大学”,其间并不存在一个清楚明确的分界。
3、中国大学起源的“大背景”(国际背景)是一样的,总体上都属于所谓的“后发外生型”。因此,国际政治关系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大学的各个方面。换言之,那个国家的综合国力越强,其对中国的影响越大,那么该国的大学办学模式就会在中国改造复制。如果说20世纪前半期主要体现了美国教育的影响,那么后半期则主要体现了苏联教育的影响。只有伴随中国实力的提升与思维的转换,这种情况才能逐步改变。鉴于葡萄牙最早在中国土地上开展殖民统治,因此中国最早的大学出现于澳门是可以理解的。
4、中国大学建立的“小环境”(国内环境)是不一样的。中国大学从起源上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一是“推广型”,此型以外国人在中国办的教会学校(属于私立大学)为代表。二是“应对型”,此型以中国人自办的国立大学与私立大学为代表。它们又分为“主动应对型”与“消极应对型”两种亚型,且同一大学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交织着“主动应对”与“消极应对”的成分(至今如斯)。另外在这两种类型之间还存在少量的第三种类型——“双方协调型”,如清华学堂的建立就是中美双方“协调”的结果。
三、结论与启示
通过以上对中西方大学起源线索的简要描述,我们可以得到有关中西方大学起源的如下结论:
1、在起源类型方面,正如史家所言,西方大学尤其是欧洲大学属于“早发内生型”,包括中国大学在内的其他各国大学属于“后发外生型”,但无论中国还是西方,最早的大学几乎都是教会大学。
2、在起源时间方面,中西方大学都没有一个明确的起源,最早的大学的起源也没有一个绝对明确的年代标志。原因在于最早的大学往往与中等教育——甚至初等教育界线不清。至于各个具体大学,其起源则可能存在一个相对明确的标志。
3、在办学与管理方面,各国办学体制是与其政治-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政治—经济体制采取集权制的国家,那么其教育体制也必然采取集权制;反之,政治—经济体制采取分权制的国家,那么其教育体制也必然采取分权制。例如,法国、俄国、中国及东亚其他国家多采取集权制,所以国立大学在大学系统中占据主导地位;反之,美国、英国等国家多采取分权制,所以私立大学在大学系统中占据主导地位。当然,这种情况并非一成不变,两者的界线也并非总是清楚的。
4、在大学与科技中心的互动方面,科技中心的转移就意味着大学中心的转移,反之也成立。“汤浅现象”反映了科技中心的转移规律,同时也意味着大学中心的转移规律。科技中心从意大利—法国—英国—德国—美国转移的线索与世界顶尖大学的历史变迁基本一致。
(笔者在清华开设“大学原理”学位课程时,曾以本文作为开篇与同学进行初步交流)
关闭